October 31, 2011

炮制正宗港式英语

作者是居港的北京人,能說一口流利動聽的普通話。在她努力苦學下,她的廣東話大大進步,其中少不免因為她掌握了如何地道說港式英語!

*****

轉載:炮制正宗港式英语

终于,我的广东话到了“三句话乱真”的水平。但若是长篇大论,就一定露陷了。对我而言,学习广东话的终极挑战之一,就是中英夹杂。(其他挑战详见我那即将问世的书。)

相信对于香港版广东话有一定认识的人都知道,港式广东话区别于广式广东话最大的差别就是中英混用,浑然天成,一气呵成,天衣无缝。终于我沉痛地意识到,为 了让自己的广东话更具港味儿,我必须要入乡随俗加入英文!然而我又有一些困惑,就是哪些可以用英文说,以及发音是怎样的。我觉得在一句广东话的叙述中突然 出现正规的英文发音是很突兀的。后来的经历的确证实了我的困惑。而聪明的香港人会把英文单词的发音本土化,然后自然流畅地嵌入句子中,听来照样婉转动听, 毫无突兀之感。据我的总结,主要的做法是轻音重音化、去“r”化、拖音和变调等。

1.“轻音重音化”

“轻音重音化”这一做法在我看来非常有趣。第一次听是一个同事说“佢唔拉key我。”这个“拉key”我没有听懂,就问他是什么意思。原来,他想说的是 “He does not like me.”而“like”在句子中则要轻音重音化,变作“likey”。这一观察,在日后的一次点菜中,亦得到了印证。有一次和一位香港朋友去吃我最喜欢的日本菜,我们分别选了S餐和X餐。不一会儿,我的朋友对服务员说:“一个Xee餐同埋一个Isee餐。”我心中暗自重复了两遍这个S和X的港版发音,并暗暗叫绝。如果不是轻音重音化,中英夹杂听起来是非常突兀的。

2. “去r化”
“去r化”是我总结的另一个港式英语发音要领。读书的时候,经常需要说“presentation”这个词,而我往往听到香港同学说的,都是 “pesentation”,而“print”,更多是“pint”,“r音”不见了!同理,在说“friend”一词时,听上去像是“fend”。

3.“拖音”和“变调”
“拖音”和“变调”这一规律是我读书时从同学对于一个助教的称呼中领悟的。这名tutor叫做Christina.“Tutor”中的“tor”的音标本 是“tə”,但却被读作了“’tju:ta:”,而“Christina”中读作“nə”的“na”,也被读作“na:”,且必须拖长至4倍发音时间。

4.“R”、“Z”和“zə”

在26个英文字母中,香港人有两个有别于世界的独特的发音,一个是“R”,一个是“Z”。刚来香港的时候,经常需要在电话里处理事务,并报上身份证号码。 怎么那么巧,我正好需要读出“R”和“Z”。有一次是和入境处打电话,在我说了我的身份证号后,对方重复了一遍,结果我大惊。首先是这个“R”,对方重复 的时候,说了一个近似于普通话的“阿搂”,要是用国际音标,就是“’a:ləu”。这是个什么音呢?我自认我读26个英文字母是相当标准的,可是我没有听 过这个音啊!我以为她说的是“L”,于是我说:“不是L,是R”。对方又重复:“是啊,是阿搂。”我心里有些急了,“不是L,是R!R for red! Not L!”后来又要告诉她我的名字怎么拼写。我说了“zi:”这个发音,,可是对方却问我是不是“C”!我马上想到,“Z”这个字母,美国人习惯读 “zi:”,而英国人习惯读“zed”。于是我马上说,“zed”。这时,对方重复到:“i:’zed”。我当时差点儿晕过去,心说,姐姐,您和我开玩笑 吗?“i:’zed”这个合体是个什么东西?最后我没好气地告诉她,是26个英文字母的最后一个!她也同样理直气壮地回复我,“i:’zed”就是 “Z”!

这一读法令我颇为震惊!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,我经常听到“i:’zed”这个音,这使我确定,香港人的确是用了一个英美合体的音来读“Z”这个字母 的!后来每逢需要提及“R”和“Z”,我都入乡随俗读作“’a:ləu”和“i:’zed”,并且从未产生过误会。

在这里我想提一下我那令很多人觉得奇怪,令许多香港朋友读不准的英文名字。我的小学英语老师曾经给我起了一个英文名字,但是我觉得自己的中文名字不能自己 起,已经很遗憾,英文名字为什么还要别人给呢?某天放学我骑车回家时,突然有了一个想法!我把我中文名字中Z,H,N,A,O这五个出现的汉语拼音字母重 组一下,岂不成了我的英文名字!但是无论我怎么组合这五个字母,都觉得少了个原音!不如加入一个“I”,正好代表我自己!于是,Zihona,这个我自己 给自己起的,可以同时代表我中文名字的英文名字,就这么诞生了!根据我自己规定的权威解释,Zihona的正确发音是:“zə’həunə”。这个名字过 去在我的中学时代都可以被同学正确读出。可是来了香港,我惊讶地发现,很多香港本地同学,无法读出“zə”这个音。大多数情况,是读作“si:”。有人把 我的名字拼作“Cihona”,甚至称呼为我“Fiona”但是我这个音偏偏就是“zə’həunə”。老实讲,被别人读错名字的滋味并不舒服。不过现在 我也已经接受了。

刚才我提到的“起名”,其实就是广东话中的“改名”。然而“改名”在普通话的语境中,只有一个意思,就是“改变名字。”刚来香港不久有人问我:“谁给你改 的名字?”我觉得莫名其妙,答复到:“我从来没有改过名字啊?”后来一些同事去北京做培训,问别人这个问题时,也遇到过同样的尴尬。

5. 英文是个筐,不会就往里装
各位想学习港版广东话的朋友,若是一时学不会,莫慌,我送给你一个锦囊,就是:英文是个筐,不会就往里装。但凡是你不会的广东话词语,你就一律用英文代替,记得运用上述变音技巧,包你屡试不爽!我就是这样滥竽充数了好多年,方才练就了中英混杂的这等功力!

欢迎切磋!祝君港版广东话学习顺利!

October 19, 2011

「飲o野」

飲品在香港人眼中,多數不是主角。

不少餐廳會提供清茶,雖然淡而無味,但我仍然會喝掉它,省下另點飲品的錢(有些人會用那些茶來洗餐具!)。如果食物沒有配飲品,要加錢另點飲品,一頓飯便變得很貴,而且我覺得飲品可有無,所以要嘛飲「洗餐具茶」,要嘛寧願不飲。

又,如果到餐廳只要一杯飲品,會覺得很不化算,於是即使吃不下,也要叫套餐,食物配餐飲才符合經濟效益,即使到最後浪費了一大杯,也不會覺得「肉赤」。

我覺得到酒吧或咖啡店單純地「飲o野」,是一種奢侈的行為,甚至覺得「o徒錢」。有一次跟一大班陌生人的外國人到酒吧見面(!),他們每人先來一杯酒,喝光了再來一杯,整晚不停飲飲飲,在旁的我看得頭皮發麻,替他們的銀包「肉痛」(我只要了一杯清水,整晚沒有花錢叫飲品,真寒酸!)。

外國人之所以能喝愛喝,也許因為他們覺得something more than a drink.

今次我到外國,發現那裡的人很喜歡「飲o野」,在咖啡店飲,酒吧又飲,彷彿飲o野不用錢(!),不是他們特別渴水,而是他們的文化。他們享受的是邊摸杯底邊跟朋友談天。「飲o野」是一個交際的場合,生意/友情/愛情都是由「飲o野」開始,這跟中國人一切在飯桌上解決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所以,我開始愛上「飲o野」,但只限相熟的朋友-我始終很怕陌生人。

(題外話:多倫多朋友告訴我,外國人認為飲熱水很nasty,所以當我們到餐廳吃飯,要求飲熱水時,他們總是一臉不解。)

****

轉載:北斗星下的啤酒杯

我愛酒,喜歡那金黃色的杯子裏噗地噗地冒着啤酒獨有的汽泡,浮至杯面,形成可愛的,厚厚的白色,以至一口喝下去時冰凍的液體滑過喉嚨的快感。可是我甚少獨嚐,為的是等待好友相聚時,一起拿着酒杯奮力地互相擊撞的一刻。這,才是我愛酒的原因。

我雖然愛喝酒,但酒量仍算是淺,三數杯下肚後雖不至於醉得人仰馬翻,但已進入飄浮的狀態,平時我已經以說話直率見稱,喝了酒後我更見坦陳了,像個壯漢般豪言豪語,小事便能逗得我呵呵發笑,那我就差不多了,好友們都對我這個狀態習以慣常。

可是如果不是熟朋友,很難能放開自己喝得如斯田地。我,總體上還是個內向的人。從小我便不擅交際,也害怕認識新朋友。如遇到有新朋友的場合,我只會訕訕地 躲到飯桌子的盡頭,等待熟人為我介紹,然後我會朝那位新相識微笑一下,沒了。而且整個晚上我都如坐針顫,慢熱得教人吃驚。

在香港時,也曾有朋友帶我到酒吧去,到達後才知道滿桌是我不認識的人。硬着頭皮坐下,從「嗨你叫什麼名字」開始,「你是幹什麼的」、「啊,那真不錯」,諸 如此類,逐一循循垂詢,苦苦地撐至完場。各人都好像盡興而歸,而我卻累死了,整桌子的男女於我來說仍是面目模糊,一晚介紹自己十多次對我來說並不是好玩的 事情。

每逢碰到這樣子的晚上,總使我感到大大浪費了自己面前那杯啤酒。多麼希望身旁坐着的就是心目中那一班不可多得的好友,什麼背景都不用交待,只需一個眼神便 可明白對方,然後開懷暢飲,說到悲憤交錯處,粗口橫飛,一些平時不會說的心事也和盤托出。啤酒便是那一切的催化劑,我們會喝了又喝,時間一小時一小時地飛 逝,我們只會抱怨相聚得不夠。

在這方面,我是很中國化的。

現在,飛了幾萬里來到這裏,一個朋友都沒有的小鎮,這對我來說不是什麼大事,內向的性格得以大大發揮。就算沒有人在身邊,我也能靜靜地自得其樂。可是因為 人人都說:「難得出國讀書,當然得好好地認識一籮子朋友」、「要記緊多些跟外國人交流啊」。這對一般人來說還不容易,但對於內向如我,便成為壓力了。來到 這兒已一星期,前晚鄰居相邀,到市中心酒吧與一群新朋友見面,我咕嚕:「如果出國一整年,回來竟告訴大家我沒去過酒吧瘋,好像會大大失面子吧」,所以答應 去了。這個國家的人嗜酒如命,晚上的河邊擠滿了喝醉酒的男女,我們的酒吧在一艘船上,面對的又是一群面容陌生的酒友。可是這兒的夜晚星空閃爍,北斗星抬頭 可見,我口中喝着的又是這個國家獨特的cider,心情略好,便拼命打開話題,從廣東話跟德文,哪一個語言聽起來難聽,以至那位哥斯達尼加女孩讀的是哪一 科,打聽得一清二楚。因為沒有交情,大家又來自五湖四海,話題盡在對方國家的風土人情在打轉,而自己的事呢,則是點到即止,絲毫不把真正的自我廣露人前。

除卻那些加諸在外的文化和語言,每個人赤裸裸地敞開自己後,都只是一個人吧。

而我已沒有多餘錢可以狂灌啤酒,喝完一杯便停下來了,頭腦清醒得很,自覺時間過得更慢。

我早已過了那個青澀自苦的年輕期,不會再傻傻地覺得融不了人群是羞恥的事了,而這樣子形式的「融入」,又比完全不融入的好。人們大概會覺得,藉這機會便可 以認識不同的人了,但我對「認識」一個人定義甚狹,人家又來自一個完全不同的背景,那道鴻溝不是一杯啤酒的時間就可以打破得了。

再細談下去,發現雖然滿桌子都是碩士生,但我的年紀竟比所有人都大一截,自覺老皮老肉,不自在的感覺又深了一層。

這半生,幸運地真正「認識」過一些人,曾嘗過切切實實的交流和互相交托。那種喜悅,大概不是在任何一間酒吧尋得的,而愈往酒吧擠,愈發掛念心中那些人,身在熱哄哄的陌生人群當中,感到無邊的寂寞。

那一夜,滿街滿谷都是喝酒的人,喧鬧得媲美蘭桂芳的週末夜 (而他們的醉相又比香港人難看一點點)。香港的朋友一定以為我是如魚得水吧,每晚夜夜笙歌不醉無歸。但或許,原來我比大家想像的都脆弱了一點。我早早告別,獨自步行回家去了。

October 15, 2011

Free learning source

網上的免費學習資源很多,只要肯找,必能找到。

這個也不錯,每一集簡單教幾個英文生字的用法,又有例句,而且沒有字幕,一定要用心聽,順道訓練listening(!)



但我更喜歡這間英語教育中心的podcast節目(download了不少),主持人用兩分鐘教一些日常用語,釐清一些常犯的錯誤,更會分享個人生活體會,學英文之餘又可以聽聽別人的想法,一舉兩得!那主持人都有講到學語言,其實除了多聽多讀多練習之外,真的別無他法,總要盡力令自己投入英語世界,例如:在看英文電影或電視劇時,跟著字幕讀英文對白,感受發聲與說話的語感,只要日子有功,就有成果。

Um...no short cut v__v

October 13, 2011

So what?

不試過失敗,又怎會知如何改進呢?學英文如是,做人更如是。

***

2011年10月13日,是芬蘭人的「嘗試失敗日」- Finnish fail day,活動的主辦者希望在這一天,鼓勵芬蘭人們,勇敢嘗試失敗!

活動宣言是這麼寫的 (簡譯):

「1994-2008年是芬蘭經濟快速成長的階段(與Nokia的起飛同時)…然而這童話般的美好階段已經過去,如今正高齡化中的社會,正面對著戰後史上最嚴峻的挑戰。

我們的國家,在接下來的十年內,需要超過200 000個新工作機會,國家的負債才有機會降低,社會福利制度才不至於往下崩解,我們需要勇於冒險、夢想改變世界的熱情創造者,他們會勇敢嘗試、失敗、再嘗試,並創造明天成功的故事 - 未來的工作機會也會隨之而來。

在這一切成為可能之前,我們需要態度與社會氛團的改變,支持勇於冒險的人。」

(Source: http://epaonnistumisenpaiva.fi/)

於是,他們邀請名人/成功人士,在網上以影音分享失敗的經驗; 邀請所有芬蘭人參與,在網上分享自己失敗的故事,和自己對於失敗與成功的宣言; 芬蘭數個城市也分別舉辦活動與講座,讓這個理念,在九月與十月這段期間,更廣為傳播,而明天(對大部分看到文章的讀者來說,應該就是今天),十月十三日, 則定為活動的高潮日: 失敗日,大家就來一起,勇敢嘗試冒險,嘗試失敗。

看到這個活動,我真的覺得很有趣,失敗為成功之母,類似的話語中外想必皆有,然而要在在 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實踐這句話,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,如果不是刻意提醒自己,我想好逸惡勞的人性,大概會很自然地選擇用自己早已熟悉的作法,做自己比較有把 握的事,畢竟,成功的感覺誰不愛,失敗的感覺誰也不喜歡。如今一些芬蘭民間社會組織,群起群力,舉辦這個芬蘭失敗日,光是點子就很有趣,畢竟大部分人都太 歌頌成功,背後的失敗被提及的機會,還真是不多,如今有個日子來嘗試失敗,感覺失敗這回事終於被彰顯出來了,也失敗得很有理。

我是個平凡人,我也會害怕失敗。

哪怕自認為已經算是比較敢於冒險嘗試新事物的人了,然而在日常生活中,我也會不知不覺地待在自己舒服的領域中,不見得願意做自己沒把握的事。

不說別的,光是現階段在家裡當全職媽媽,我都常常有一種失敗感,而且對於我不確定的事物與選擇,我也會害怕失敗,當對象是自己最親愛的孩子時,有時更是難以完全持平常心,不怕失敗的放手去嘗試。

回頭想想,對失敗的害怕,結果一點都不亞於失敗本身。因為害怕失敗而不去嘗試,最後就算不是失敗,也離心目中的成功很遙遠。

而這些個月來,新手媽媽的日常生活,其實還真的是與失敗共舞的,從餵母奶到帶小孩,每一件事都試著想做對,卻總是會出點什麼狀況,要不失敗一下還真是不太可能,目前面對他時好時壞的皮膚問題,更是得抱著越挫越勇、不怕失敗的嘗試精神,才能心平氣和,學著從容應付。

曾在網上與朋友們分享這種當媽媽不能免之的挫敗感,才發現這是許多媽媽共同的心聲。當了媽之後,我真的覺得,所有用心努力並禁得起一再挫敗感的母親,無論做哪一行,其實都會是最優的員工。

在這「大家一起嘗試失敗」的好日子裡,我也打算來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目前生活中,哪些事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做,就在這一天,勇敢嘗試吧,打破自己的僵界,擁抱失敗,反正也才一天而已,而且還有很多芬蘭人陪著你一起,怕什麼,對吧!? (笑) 就大家一起來,在這一天,冒險嘗試吧,做幾件想做、又不太敢做的事,失敗了,也為自己喝彩!

註: 芬蘭人的失敗日網站 (Only in Finnish)

芬蘭失敗日的臉書專頁連結

(Why no English version?)

***
相關文章:
We learn English in this way...

香港人的英文心魔

October 10, 2011

法國大餐。男女廁

多倫多朋友們帶我去Montreal,一個法語區的地方,吃正宗法國餐。我此等大鄉里當然滿心期待,席間有不少美味的食物,吃到肚皮快要撐不下。

這是主菜,頭盤也是相當巨型的。在晚上十時多才開始吃,實在是相當大的挑戰,但為了省錢,無辦法啊(十時半入席,半價!)

席間,發生了一件小插曲:當我想去洗手間時,發現洗手間門上除了一大段我唔知佢講乜的法文外,別無任何提示哪個是男或女廁,只得嗐猜。到底哪一扇門才是女廁呢?


The answer is: the top one!

Femmes = female (I guess, haha!!!)

October 7, 2011

"My English is not good..."


剛開始language exchange時,我總是不時跟對方說我的英文不好,甚至是terrible!因為我認為這能減低別人的戒心(?),彷如有一道防護罩,先降低別人的期望,後來發現我的英文並不如我所言的差,反而覺得我英文不錯。無錯,這種手段的確能令別人覺得我的英文不是爛透了,說了這句話好像有一些安全感,但總不成一生都要靠這道板斧吧。所以,後來我在多倫多遇上其他英文人,我由初時還會使出這板斧,變成慢慢不再講,反而努力地用英文表達自己。正所謂「輸人唔輸陣」,想英文講得好還是要講求心理質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