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前題:我害怕講英文,以及接觸陌生人)
竟然發現我不太害怕跟陌生人講英文,以前由廣東話轉台去英文,要一段時間去boot機,別人講完了,我才剛熱好身!今次發現自己可以很快轉去英文台,雖然文法依然不通,但要用的生字很快便浮到嘴邊,總算交流到。
可是,還是發現跟外國人好像無o野好傾,除了問:Where are you from? Why do you come there? 之類問題,便沒有什麼好傾。再者,在交談的過程中,腦袋不停在轉,一邊消化對方的說話內容,一邊又要思考如何用英文回應,才談了一會兒,便已經累到半死!
跟外國人話不投機的感覺,很氣餒。這不是因為語言能力的問題,而是彼此文化不同。
例如:笑話。試問你怎能跟外國人解釋周星星的笑話呢?就算講到,對方都未必明白笑位何在。真氣餒啊!
多倫多的後生仔女告訴我,在讀書或工作場所會跟外國人合作,但生活上卻沒有接觸;即或同是華人,但對方是加拿大土生土長的華人,他們難有交流,總是話不投機,因為彼此的世界不同。CBC (Canadian Born Chinese)談的是西方劇集、流行曲、電影和體育新聞,他們的想法、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都受西方影響,所以跟從香港移民到加拿大,或留學的香港後生仔女格格不入。因此,即使到了外國,還是跟華人在一起,英語不一定有進步。
到底跟外國人談什麼才好呢?